这个衙门有点凶_第335章 童试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童试开始 (第3/4页)

看着越来越多的考生汇聚到这,心中有些感慨。

    他有点儿弄不明白,为什么童试,还会有几十岁的人来参加。

    都这个年纪,还连个童试都没能考过。要么是读书读傻了脑子,要么,则实在是没有天赋。

    在他看来,到三十岁都没能考上秀才的,就实在没有必要再考下去了。更别说童生。

    大器晚成?

    那得晚到什么时候去?

    除非是运气爆棚,否则想要中个举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人一辈子扎在书里,甚至不识五谷杂粮,只会把整个家庭都给拖垮。

    这种情况,在大渝朝各地并不罕见。

    根据吕梁所说,幽县此次报考童试的考生共计有五百余人。县衙是按概率选拔,十中取二。

    也就是说,最后大概会让一百多人通过童试。

    然后这些考生获得乡试资格,和历年的童生去主城赶考。幽县大概也得有几百人。

    乡试录取的概率又比童试要低,几乎是有名额分配的。如幽县这样的县城,大概每届科举能有二十个秀才。

    再参加解试,这可就难了。一个县都未必能有人高中举人功名。

    大渝朝往年历届科举进士科选拔进士的人数,也就两百人左右。而举人中进士的概率是百分之二左右。

    也就是说,大概每届参加会试的考生约莫是一万人。

    这一万人细分到各郡、各州府、各县,自然少得可怜。毕竟,有的区域学风盛行,会占据大部分名额。

    今年刚刚科举改制,罢黜诸科,独重进士。大概录取的人数要高个几倍。

    但同时所有的学子都是参加进士科考试,参考基数也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