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销售小高峰 (第3/4页)
无法做生意,百姓竟无处购置所需物品。 不是别的店铺没有这些东西,而是楚清的商品已经有了口碑,培养了客户黏性。 市面上的铁制品,几乎都是“宝炉集团”出品,毕竟小作坊的同类产品定做量小、生产周期长,品质参差不齐。 如今已是冬季,是棉毛制品的“旺季”,而这又是“独一份”商品,别家没有。 越是购买力强的客户,对品质的要求越高、对数量的需求越大,“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而平民百姓,除了粮食,其他的消费都可以拖延,所以现在买不到,那就等能买到的时候。 此时重新营业,各店铺迎来一次不弱于春节前的销售高峰。 无形中,让楚清体验了一把“饥饿营销”带来的好处。 楚清忙于各地的货物运输、调配,无暇分身时,小宝带队去马达那里拉棉花。 一个八岁多的孩子,出行带着四十多名护卫,吓人不?小宝也无奈呀,这是娘亲的“儿子遇刺后遗症”。 去年收军屯的棉花,是现摘现收,直接付款,把棉花中残存的水分都算在斤两中,是对军队种棉的一种鼓励。 今年的棉花马达都给晾晒好了,没了那些水分,小宝还是多给结算了半成的银钱。 小宝说:“这么多棉花,晾晒起来也是需要人手的,还要看着天时,叔伯们很是辛苦;还要腾出地方贮存,库房也该收取保管费。” 马达的大巴掌把小宝好一顿拍:“好小子,真是你娘的好小子!跟你娘一样爽快!” 小宝被马达铁板似的大巴掌拍得龇牙咧嘴:“马大大,你这话听起来有点……有点怪异啊。” 怎么那么像骂人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