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八章 强基 (第4/5页)
:“而且来我汉洲的大明移民,在我民政府的管理之下,必然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就如同那两条从矿场通往钢铁厂的铁轨,足以使我汉洲一人之力当为十人百人之威。” 齐天所指的那条铁轨,是为了更有效率的为黑山钢铁厂输送铁矿石,特意炼制的钢轨,铺设在规整后的地面上,上设松木作为铁轨枕木,宽度为1.5米(后世标准轨距为1.435米)。前后四到五个矿石车厢连接在一起,由驮马拉运。 之所以如此奢侈的铺设铁轨于路面,盖因黑山和开元两地的钢铁高炉产量持续扩大,汉洲的钢铁业进入了小幅增长期。如今,每日钢铁产量可达十余吨,年产量突破四千吨。 在大明嘉靖年间,全国铁产量约为16万吨左右,这个产量不仅创出了历代王朝最高水平,而且还占据着当时世界的第一位。这个时期,民营的冶铁规模和技术不仅比前代有巨大进步,也是世界当时最领衔水平。 广东佛山地区,在成化、弘治年间就发展成为最为知名的冶铁铸造中心,各种冶铸工匠在二三万人以上,铁的年产在八千余吨。 虽然汉洲的铁产量远远不及大明佛山一地,但其钢的产量却大大超过对方,而且所用人力更是少于佛山冶炼中心。随着汉洲人口的增加,以及铁矿石供应量的充足,汉洲的钢铁产量必然会继续有一个大幅度的攀升。 按照齐天的想法,如果汉洲的钢铁产量可以达到十万吨左右,那么在整个南洋地区,汉洲就可以凭借巨量的钢铁,将对手一一砸倒在地。 “你这马拉轨道,无非是能省下来一些运力罢了。”毕懋康嘴里不以为意地说着,但心里还是对此颇为关注。因为,随便一个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若是这个马拉轨道能正常运行,不仅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