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分卷阅读33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8 (第1/4页)

    五年,具实记载北伐经过,废帝之因,对桓大司马多有批驳,无半分讳言。

    文章传出,世界人如何评价不论,桓大司马实是怒不可遏。郗超亲自过府言说厉害,孙盛油盐不进,长袖一甩,坚持尊重事实,不肯曲意逢迎,直接将郗超轰了出去。

    “昔太史公固笔史,方有鸿篇成文。桓元子跋扈蛮横,我亦非懦弱之辈!”

    简言之,有能耐你来啊,老子不怕死!

    桓温怒上加怒,你和谁老子呢?!

    当即命人将孙盛的儿子抓来,一通威言恐吓,后者没有亲爹的勇气,只能唯唯应诺,答应一定说服亲爹,将文章重新写过。

    “孙盛不肯曲笔,孙潜携子跪于前,仍是不愿松口,言史家书法无可擅改,竟至拂袖离去。”

    事发时,贾秉恰好在建康,知晓事情的详细经过。

    “其后,孙盛更将文章修改抄录,命人送去北地。”

    说到这里,贾秉语气微沉,明显不以为然。

    “晋同胡寇势不两立,大司马功过无论,北伐两捷不假。其书大司马之过,虽具实情,然言辞过激,宣扬君臣不睦,无异涨胡贼气焰。”

    “此文传扬,于国无益。”

    站在各自的立场,不能说孙盛有过,也不能说贾秉无理。

    孙盛追求事实,不肯曲笔,的确令人佩服。但他将文章传到胡人手中,无论从那个方面看,都有些欠考虑。

    哪怕事实如此,大家也都知道,终归没有摆上台面。

    坚持事实值得钦佩,偏派人送去北地,而且时机不对,落得被苻坚讥嘲。桓大司马名声不好,晋室的名声就好听?

    自家人打架,胳膊折了藏在袖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