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31 (第4/4页)
殊不见,前脚将公主食邑选在射阳,后脚就免去幽州三年粮税,更许自留商税。仔细算算这笔账,桓容压根就没有吃亏。 不过,众人也有担忧。 桓豁掌荆州,桓冲治江州,桓大司马领豫州,桓容控幽州。 铺开舆图,桓氏掌控的州郡连成一线,皆为冲要之地。不考虑父子兄弟前的嫌隙,财路不缺又有强兵,桓氏隐然成为国中之国,不容小觑。 如果再将益州和宁州拉拢过去,后果几乎不可想象。 偏偏怕什么来什么。 诏书宣读之后,桓大司马当殿上奏,“近岁梁、益多贼寇,乱地方之治,害民匪浅。当地治所不能派兵剿灭,实乃无能渎职,当依律拿下,交三省一台严问。” “宁州刺使周仲孙深谙兵法,文韬武略,不世之臣。两度随天军北伐,破成汉之际,立下赫赫功勋。” “今民受贼寇之苦久矣。臣请陛下下旨,以宁州刺使监梁、益二州诸军事,兼领益州刺使,剿匪除贼,安抚百姓,以彰陛下爱民之德。” 尾音落下,满殿寂静。 郗愔不出声,谢安王坦之同样未有行动。其他人心知不妥,却没有出言相争的勇气。 司马昱坐在殿上,目光扫过群臣,心中失望难掩。 “陛下。”郗愔终于开口,出乎众人预料,没有同桓温据理力争,而是赞同其言,“宁州刺使确有干才,臣附大司马之议。” 刹那之间,殿中变得更静,落针可闻。 似约定一般,郗超等先后出班,附和桓温奏请。 司马昱孤立无援。 一旦桓温强硬起来,他没有任何胜算。郗愔又莫名的改变立场,他更没有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