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9 (第2/4页)
帝万寿。 长乐宫中,儿臂粗的火烛成排点燃。 自门前入正殿俱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般。 殿中铺着厚毯,色泽鲜明,花纹艳丽,明显是西域的花样。 褚太后高坐正位,十二扇玉屏风立在身后,上雕花鸟虫鱼,山间走兽,皆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尤其是正中的一头猛虎,前足踏在石上,昂首咆哮,映着灯光颇有几分骇人。 殿中置有两排矮桌,桌后摆着绢布制的蒲团。 宫中嫔妃和各家女眷依序入座,宫婢奉上酒水菜蔬,乐者抚琴鼓瑟。 编钟敲响,舞者鱼贯入殿。 高挑的佳人做少年打扮,头戴方山冠,手执木剑,踩着琴声和鼓点,跳起一曲独特的汉舞。 晋人爱美。 民间宫中皆是如此。 乐声中加入歌声,不似悠长的汉魏长曲,倒像是春秋战国时的古调。 歌声愈发高亢,舞者的动作更加洒脱。 飞舞之间,全不见女儿家的娇美,颇有几分少年郎的豪迈不羁,飒爽英姿。 “难为大予乐令巧思,能将残破的古曲填补完全。”褚太后放下羽觞,对伺候在旁的宦者道,“赏大予乐令二十金,绢十匹。” “诺!” 一曲结束,舞者乐者伏跪在殿前,贺太后寿。这是元正惯例,并非说今天是褚太后的生日。 “赏!” 宦者扬声高唱,大予乐令上殿叩谢。名为六百石的官员,身份依旧不高。和伎乐挂钩,注定是“不入流”。 赏赐完毕,乐声又起。 这回不再是高亢的鼓乐,而是轻缓的吴地调子。 殿中的气氛更显热闹,各家女眷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