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 战术大师的震惊 (第9/10页)
。 “普林斯顿!克里斯韦伯……” 司马维奇缓缓坐下,嘴里却一直在重复着这两个词。 所谓的普林斯顿,正是篮球赛场上广为流传的普林斯顿战术。这一战术进攻体系主要定位在不断的传球、挡人和有意识的无球跑动。 想玩好普林斯顿,前提是有一个大局观出色、擅长传球、最好还要有进攻能力的中锋,因为这一战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球交给中锋!” 当年的国王就是普林斯顿战术在NBA实行的最成功典例,因为他们有克里斯韦伯这个天才内线。 可这样的天才内线太难找了。 当年的马赛克教练组曾经试图通过姚明,来复刻国王队普林斯顿体系的辉煌,结果自然是失败了……最大原因就是姚明不是韦伯! 秉持团队至上的圣安东尼奥马刺,打的就是团队篮球,他们当前的进攻战术中少不了普林斯顿战术的影子。 可以说,邓肯至于马刺队的作用不亚于韦伯之于昔日的国王队。 不过,由于韦伯的独特性,导致了国王普林斯顿体系的不可复制性,作为战术大师的司马维奇在研究球队进攻体系时,选择了取出最适合马刺队的一部分,并没有进行全部复刻。 现在,他却在另一个内线球员的身上,看到了韦伯当年的影子。 不同于姚明,也不同于邓肯,在王泽林的身上,今年各种战术体系的司马维奇,本能的觉得这个年轻人无比的适应普林斯顿体系。 就像当年才华横溢的韦伯一样,可以说是天生为普林斯顿体系而生的。 不要怀疑一个战术大师的直觉! 此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