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二章:五虎西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五虎西征 (第22/24页)

一种极为冷漠的口吻说出这讽刺的人,名为周召,本是翰林院的一份子,而最终,他也以“掷笔击案仗剑起,书纸之前无丈夫!”的豪言及率三十骑死士破阵劫酋,勒立盟书的惊人之举达到了留名于大正王朝史书的目的。可在史书上,他的地位却远远逊色于另一个人,一个他的同僚,一个在他掷笔而去之后,只笑了笑,便在一片纷乱和嘈杂中~将他的桌子整理干净,然后继续悠悠的研读自己笔记的人。

    姓董名方舒的这个文弱儒者,虽然一向也不被“尊重”或“看好”,可当周召带着一身伤口归乡养老时,他却已成为天子口中的“先生”,和得到了洗马东宫的巨大荣誉。

    因为,他是将持续了将近六百年的争论终结的人,潜心帛书二十年,他著出《帝说》一书,更尽卖家产,问贷亲友,得千金为贿,赂帝左右,使得呈帝前。

    当所有知道这事的人都怒斥或嘲笑他的愚蠢时,他却仍只是悠悠的一笑,便复又安然读书去了。

    而后面…后面的事情,便是每一个大正王朝的读书人也都知道的了。

    天门洞开,昭告四海,宣示着他已成功将帝者说服,而当九天之上连续降下三道圣旨来强调和确认《帝说》的官方地位时,任何对此书和董方舒的质疑便都如冰雪逢阳,立刻的,消失无踪了。

    自那以后的三千年间,将与帝姓制度相关的一切名词均详细铨释和定下规范的<帝说》成为大正王朝的官定经书之一,与其它据称皆是“圣人”所著,一字不可更移的《十三经》并列,被刻石为碑,分送各地,即所谓《钦定十四经》。而董方舒本人,更是得到了堪与儒学诸祖配祭的崇高地位。

    …历史,它常常是荒诞和酷爱恶作剧的。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