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9 (第3/4页)
音冷冰冰的,视线也十分冷淡,姿态更像个笔直的军队领袖, 而非他的伴侣。 沈清弦心里直打鼓,并不敢惹他,老实地上了车。 他坐稳后,顾见深也上车,坐在他对面。 车子里很宽敞,中间有个茶几,茶几摆了些新鲜瓜果和饮料。 车子是无人驾驶,但却极稳——茶几上的饮料连丁点儿波纹都没荡起,由此可见一斑。 沈清弦对这些食物不感兴趣,他斟酌了一下,慢慢开口道:“九先生……” 顾见深看向他:“嗯?” 沈清弦一咬牙,决定问了:“您为什么会与我结为伴侣?”根据穆清的日记,他从未见过九先生,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他和同很多人的观念一样,觉得嫁给一个六十六的老者是灾难。 其实这个年代的人们在择偶方面远没二十一世纪时那般注重年龄。 很多二十岁的娶了四十岁的,也有很多四十岁的娶了刚毕业的大学生。 ——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十几岁乃至二十岁的年龄差对于二十二世纪的人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毕竟人们的总体寿命增长了,人们的观念也已经改变:无论年龄如何,都有着超强的与时俱进性。那这点儿年龄差不至于让他们产生隔阂。 只是四十多岁的年龄差还是很惊人的,即便以当下人类百余岁的寿命来看,六十六岁也已经走向生命的下坡路了。 穆清才刚毕业,哪愿意与一个未曾谋面、比父亲还大一岁的男人结婚,更不要提他还有了“意中人”。 沈清弦设想了很多答案,他甚至以为顾见深会闭口不答。 但让他意外的是,顾见深开口了,很平静地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