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1 (第2/4页)
于古人而言, 琴是自己精神的表现方式, 是“德”的体现。 所谓“琴之为器也, 德在其中”。 在萧悦生活的时代,古琴虽然雅致, 但却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尴尬处境。 但西洋乐器也“曲高”,受众却很广。 因此,古琴受众不广,并非是因为普通人欣赏不来的缘故, 而是没有一个好的展示平台,以及一群支持将古琴音乐现代化的人。 现在华盟大力推广精神文化, 古乐们早就获得了心生。 丝竹伴奏, 金石为和, 古琴也融入了众多乐声之中,既保留着其淳和淡雅的内涵,又拜托了“独”的特质。 或许对古代文人而言, 古琴变得热闹, 就脱离了修身养性的功能。但就像是西洋乐器一样, 他们可以放在交响乐中大合奏, 也可以独自坐在花田边自娱自乐。 古琴也一样。自己想修身养性的时候可以弹给自己听, 也可以三两好友坐一起互相交流,当然也可以进入其他热闹的场合让人欣赏。 至少萧悦看着台下人头攒动,心里是激动的。 无论这些人听不听得懂琴音的内涵,但他们只要觉得好听,听个热闹也是不错的。 对音乐而言,其实“好听”就够了。 萧悦在第一场演奏的时候还有些僵硬,后来就沉浸在乐声中,不再在意台下观众。 从最开始怯场到被人误会发烧,到现在面对大场面的淡定自若,萧悦的进步让他自己都觉得惊叹,忍不住晚上多吃了一碗饭,一盘rou。 乐正元看着萧悦的食量,有心想劝劝他别胡吃海喝。但想起萧悦瘦下来的手感,他把话咽了下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