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六章 弘农杨氏,司隶校尉 (第4/7页)
模样,刘擎已经知道了答案。 是后者。 “士族势大,积重难返,百姓生活愈加困苦,最终走投无路,或沦为流民贼盗,或干脆揭竿而起,太尉以为,张角的五十万大军,是哪来的?青州的百万黄巾,是哪来的?” 杨彪面露难色,无言以对,脸上又满是不甘。 好似在说:我都说要站在你这边了,为何你还不爽快答应? “太尉定然是在想,士族支持的,乃是官府,乃是皇权,诚然,此言不虚,可他们都是如何支持的?压榨百姓,令百姓毫无活路,这不叫支持,这叫毁灭社稷根基,皇权根本,因为的社稷的根本,就是百姓,就是人!” 社稷的根本就是人! 杨彪心头重复着这句话。 “弘农郡,本王志在必得,亦如汝南郡一样,亦无法阻挡本王脚步,太尉,有道是,顺势而为,可走得更远,反之,则会失败得很彻底,关于这一点,不妨看看袁术的下场。” 话说到这里,刘擎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若杨彪还听不懂,那他就没办法了。 若是在过去,弘农杨氏或许会成为自己的重点拉拢对象,然而现在,羽翼已丰的刘擎,不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是任何人! 顺势而为,这个词在杨彪脑海久久回荡,看着渤海王和善的眼神,透出的那般无比从容与自信,杨彪突然想起了那一日。 那一日,阳翟城外,少年纵马,亲率十数骑,杀向成千上万的大军之中。 那一日,阳翟门前,手刃敌酋,各族争拉拢,也是那一次,荀氏将重注,压在了刘擎身上。 此后,八龙之后沉寂许久的荀氏,再度崛起,荀彧为冀州刺史,荀谌为渤海国相,而荀采,更是成了渤海王妃,而且杨彪清楚,他们绝不会止步于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