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39章 临安府妄想 (第5/5页)
宋岂不要国将不国? 还没忙呐,门外柯镇邪报告:临安谢公求见,有飞燕夫人的书信呈上。 赵玉林出来见过谢凌云后坐下吃茶,他看过赵飞燕的书信后晓得此人刚从成都回来,中枢院已经通告两浙,一应事务都到建康府来接洽,赵玉林有全权决断的便利。 两浙必须无条件的回归新宋。 赵玉林不想和他墨迹,找来幕宾真德彬一起会见,告诉他史公提出的那些问题全部都免谈,眼下成都中枢院还没有正式委任史公做两浙的安抚使呢。 他说:既然谢公去了成都,又来到建康了,足见临安的仁人志士寻求新宋一统,归于华夏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两浙百姓之福。 但是,两浙主事的应该拿出足够的诚意,中枢院已经讲的很明确,两浙必须交出军队尽归于兵部,前段时间两浙的巡逻船竟然公开挑衅神威军南海编队就是公然的背叛。 至于用人,史公可以自荐,史公自己也可以做两浙的安抚使,但是临安的皇城司必须改造为新宋的顺风处。 所有官员非血债累累,卖国求荣,罪大恶极者都可以留任,但是必须按照新宋国的吏治新规一岗一人,多余的官员需经过吏部考核后再行调度做事。 两浙必须交出田地户籍重新核定税赋。停止私自滥印钱引,实行新宋的律法。简单来说就是新宋国的土地上必须实现军事,财务,和吏治的统一,妄想独立于新宋国之外绝对行不通。 赵玉林一丝口子都不开,谢凌云听得震耳发聩、目瞪口呆。麻麻德,这是不给史相独立自治的权利呀。 他说:谢公为两浙回归来往成都的奔波劳累,劳苦功高,叫真德彬取五千贯新币过来送给谢公作为往日的盘缠和今后的用度先花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