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618章 蒙使看火井 (第5/5页)
要设法把兰儿给接回来。 此情此景,让赵玉林联想到当年自己穿越到宜宾王家时孤立无援的窘境。他郑重的对着皇帝说:请爹爹和大娘、二娘都放心,这次我一定设法接回兰妹子。 皇帝欢喜了,满是笑意的目送乖女婿离去。 回头,皇后惊讶的发现这次太后居然没来凑热闹。 皇妃小声给她讲:是夫君叫人守着,不许婆婆出来的。 皇后对皇帝刮目相看了。 皇帝得意的说:让她出来只会坏事,她还以为只要像在临安那样一哭闹就能成事,可能吗? 早就改朝换代了。 皇妃却是笃定赵玉林一定会救出兰儿,她给皇后讲:看玉林的神情庄|重,不是在哄人,一定会设法救回咱们兰儿。 女人说着说着忍不住又抽泣起来。 这个女人脑子十分清醒,草原汉子和中原人一样的讲究传宗接代,特别是那些有身份的王公军将、豪族大家。 在他们眼里,一个女人要是不能生养,就等于母鸡不能下蛋,没用的,必然被男人遗弃。何况她的女儿还是被俘虏到漠北的奴隶,年老色衰后就是被丢到马厩里没人再要的货。 赵玉林和赵飞燕的马车此时已经出了花溪行驶在成温官道上,飞燕告诉他:草原使团这次入蜀秋毫无犯,一点也没有粗野味儿。顺风司已经注意到了,里面不乏学问的汉人呢。 赵玉林笑着说:草原人也爱学习,呼毕力就鼓励草原人讲汉礼,读汉学。还在大兴府建了太极书院教导王公贵族子弟,书院里面的先生教授都是儒学大家。 赵飞燕不屑的说:那又如何? 还不是被她的夫君打得丢盔弃甲,屁滚尿流。眼下他们没了大同府、大兴府,还不晓得去哪里再修书院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