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71章 关键是太后 (第3/5页)
这些都是屁事儿,他相信央金做得好。 次日,中枢院召开议事会。 工部尚书裘公向诸公通报嘉阳寨和铁路修造的进展情况,告诉大家自打全国上下兴起铁路火车修造捐款热潮后,各地都在上奏折要搞新奇物事的制作。 有的要做新农具加快耕田速度,有的要做新的打谷机节省劳力,有的要做脚踏车把水送到高处的旱地灌田,还有人要制造铁衣飞鸟,载着人翱翔蓝天。 工部提议,为各地路州县下拨一笔奇巧工具制造经费,支持这类物事的营造。一旦造出来,对于新宋的发展大有妙用。 赵玉林很高兴,能提出这样的构想说明工部的官员在动脑子。 他说:这类工匠、师傅做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物事,就是在创新,推陈出新,创新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变革作用非常大,比如农事种子的选育,一旦找出一种高产抗病的种子就能使田地的产量增加不少,叫人不饿肚子。 新工具省工省时,能让布衣轻松的种地,甚至解放出一部分劳力干其他的诸如铁匠,泥瓦匠,木匠的营生,应当支持。 赵玉林建议在礼部的学事司里面设置科技局,把科学技术这一类事务管起来,因为这些事情都涉及人才培养,大多数人也是来自学府,要推广新的技术和新工具也需要通过学府。 赵飞燕马上“嗯嗯”的颔首,叫工部和礼部商议,调集相关人员合并进入礼部的学事司,专司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创新。 她说:翠屏山和新市造出了大量的新式工具需要推广,咱们务必把这事做实了,学事司可以先审核一批项目,划拨专款支持营造实践。 马灵跟着表态:转运部可以预拨一百万贯钱供各地新技术,新物事的创新。 范公马上说大善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