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抉择 (第6/6页)
身便一定承受不住,先行垮掉。 河淮被打残之后,汴京城里百万军民吃食尚成问题,勤王兵马的粮饷怎么解决? 王禀主张狮象全力论,其他执政大臣有所顾忌,也并非没有道理。 毕竟突然间召集几十万兵马到京畿附近来,饷银可以暂时不发放,但几十万张嘴不能让他们张在那里吃东北风吧? 也不能去学赤扈人那般,放纵将卒洗劫州县,自筹钱粮吧? 不去考虑朝廷此时存在的种种弊端,以一切皆是理想状态,在河东、河北被打破的情况,想要真正守住汴京,需要在京东东路(今山河中北部地区)、京东西路(今安徽、江苏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京西南路(今河南西南、湖北北部地区)、京西北路(今河南西部地区),都能集结出一支有着足够规模、也有一定战斗力的防御兵马,与汴京共同形成足够的防御纵深。 唯有这样,一方面除了限制赤扈骑兵在四路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河淮地区的生产,保障在河淮地区的数十万将卒不至于饿着肚子与赤扈人作战。 徐怀并不觉得此时的大越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立刻委任王公大臣,去掌握四路的钱粮兵马大权,对这四地的军事潜力进行挖掘动员,时间也来不及了,但他倘若要去汴京,便一定要提出这点,也一定会强烈主张王禀去推动这件事。 这么做自然不可能,也不是解汴京当前的燃眉之危。 时机已来不及了。 但这么做,却能最大限度的促使包括桐柏山、南阳盆地在内的京西南路,在河淮彻底糜烂之前,就提前进入备战状态。 徐怀至少需要朱沆、卢雄等人赞同他这一主张,他此去汴京才有意义;要不然他宁可不去……更俗的将军好凶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