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_第三十七章 南宋背包客(保底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南宋背包客(保底二) (第5/5页)

,宋朝也这样,门口那三个小偷等了一会儿,看到洪涛没出来,也就散了。

    既然进来了,洪涛就打算多坐会儿,歇歇脚,顺便尝尝茶楼里有啥自己没吃过的东西。还真别说,有!一种汤,他没喝过,于是他就来了一碗,一边喝一边听台上那个说书先生说书。这个汤的味道很冲,问过跑堂的伙计才知道,汤的原料是豆豉,还放了砂仁、良姜、陈皮、花椒、茴香、木耳、笋片、蘑菇和羊rou末。这时候洪涛很想让伙计再给自己端一碗汤饼上来,也就是面条。这尼玛不是汤,简直就是打卤面的卤,甚至比很多卤的用料都坐实。

    可能是听惯了临安人说话,也可能是台上的人为了照顾大部分人的耳朵,并没用当地话说书,洪涛居然听懂了台上说书人说的大部分词句,然后就不由自主的扭头看了看茶楼外面。他看啥呢?看有没有警察来抓人!这两个说书人说的是一种叫做滑稽戏的东西,有点像后世的对口相声,这种表演形式倒不稀奇,洪涛在广州和振州都见过,不过他们说的内容就太出格,居然在拿史弥远打镲!不光点名道姓的说,说的还是负面内容,就差指着鼻子骂娘了。

    洪涛在国外见过这种节目,比如说脱口秀之类的,欧美人不会像我们国内相声小品演员一样拿傻子、残疾人、病人或者弱势群体开玩笑,那样分分钟被喷死。他们也不敢指名道姓的用普通人打镲,那咋办呢?有一种人可以随便说,而且不会被大众反感,那就是政客!从总统到国务卿再到州长、议员,全是娱乐节目的开涮对象。说你了,你还不能急眼,否则大家就说你没气度,不配当官员。(未完待续。)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