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五十八章 踩刹车! (第3/5页)
向前发展的车轮已经被他推着转动了起来。甚至有了惯性,齐祖只是其中的一环。看完了蒸汽机回家没两天,洪涛又被温小七从家里给拉走了,非要让他去视察造船厂。造船厂是金河湾的头一号重点企业,看看就看看吧,不过让洪涛没想到的是等着他的不是建造新战舰的计划。而是温老二、温老大和温小七爷三联手打造的一艘钢骨木外壳小船。 铁胁木壳船,就是把木质帆船里面的龙骨和肋骨全部换成钢架结构,外面还是木头板子做船体,钢架和木板之间用铆钉铆接。这样做的目的是造船速度快,当钢铁制造进入大工业阶段之后,锻造钢条肯定比砍木头还得阴干要快得多。而且有了钢骨架之后,船体能造得更大,上百米的都没问题。 用钢铁和木材混合造舰的技术出现也给蒸汽机上船提供了合适的平台,相对于粘合、榫卯结构的木料来讲,钢架结构更适合在震动中保持结构强度。而且有了钢架结构之后,大口径舰炮也可以上舰了,从而又推动了后装大炮的发展。这是由风帆战舰走向蒸汽动力、钢铁战舰的一项前沿过渡技术,问题是它出现在此时的金河湾就不太和时宜了,太早了! 这尼玛是直接到了十九世纪的造船水平,虽然只是一艘排水量不到十吨的小船,虽然金河湾锻造钢条的技术顶多也就弄这么大的船,但这个技术确实在十三世纪实现了,如何把船造得更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是这种船大了之后就有个问题了,就是动力,光用风帆肯定达不到纯木质船的速度,钢毕竟要比木头沉,所以要想提速,就得上蒸汽机。难道说温老二和齐祖私下商量过了,一个搞铁胁木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