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山文集_浅谈现代古体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浅谈现代古体诗 (第1/3页)

    还有许多人喜欢写古体诗,古体诗简洁、清逸,内涵度高。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我发现,有些现代人写古体诗,似乎写得比古人更古,更难以理解。自喻以——古体诗自然要“古”要难懂。鉴于此,我说说看法。

    自唐代以来,新诗之所以名闻千古,除了其韵律更加严谨,更加合谐,音乐性更强之外,最主要的,是它的语言革命使得新诗更白话,更通俗,更平民化了。这场革命由士大夫的官场语言和所谓的优雅文化,转入到民间的通俗语言和平民文化。在古代,由于文化普及率较低,高雅的官场文化十分严重,一直占主导地位,从而形成特定的官场语言。

    而唐代的诗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相对繁荣从而使文化教育更加普及。唐代推行了隋炀帝的科举制度,使得平民文化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的辉煌,从而使平民入仕为官更具有了可能性。想通过读书为官为仕的梦想,渐渐可以附诸实现了。于是,读书人多了起来,由此而引发了一场文化上的大革命——文学的通俗化。近乎儿歌形式的诗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更使得普通人都能读得懂、听得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