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重归于好 (第7/9页)
。带他们往西逃的话,官军前堵后追,不用打我们就会土崩瓦解。” 李二点点头,与李建成对视了一眼后,兄弟俩异口同声说道:“撤往西北方,绕过龙首山走渭水便桥北上,走泾阳三原这条路北上上郡,在文城渡黄河回太原!” 异口同声的说完了早就在心中酝酿已久的撤退计划,李二又补充了一句,“让李孝恭殿后,代王殿下是死在他手里,他不可能投降!”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这生死攸关的一刻,李建成和李二兄弟再也没去计较谁应该担任主帅,谁该听谁的命令,飞快的只是向自己的所属队伍派出传令士兵,组织各支军队向城外撤退,同时又不约而同的组织士兵在宫城南三门外放火,以烈火暂时阻拦隋军的反攻脚步,尽最大限度为自军弃城撤退争取时间。 陈丧良的反应也很快,收到了叛军在宫城门外放火的报告,陈丧良也马上就猜到了李家兄弟是打算保存力量弃城撤退,然而十分遗憾的是,陈丧良在这个关键时刻却做出了错误判断,并没有防着李家兄弟会撤往太原,而是派出了快马给李靖和屈突通去令,让他们死守叛军向西面扶风郡逃窜的道路,不给叛军主力任何的西进机会。 其实这也不算是错误判断,更不是陈丧良有意放水给好朋友李建成留一条活路,而是李家兄弟逃进了目前十分空虚又异常富饶的四川后,再想把他们迅速剿灭就实在太难了,运气稍微不好点,将来李家兄弟在蜀中建国称帝都有这个可能,所以陈丧良并无选择,只能是优先封堵李家兄弟的入蜀道路。——为了防着李家兄弟走子午谷这条险路入川,陈丧良在李靖的命令上,可还是要求表叔分出千余兵力去扼守子午关的。 尽管外城诸门都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