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636章 姑苏丽人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6章 姑苏丽人行 (第12/15页)

家人。就像农家的牛一样,谁家不是当个宝?当然了,正常的打还是有的,以前的老师还要打学生手板心呢!”

    沈雪哦了一声:“说得也是。”

    猴戏也分正戏、杂戏。

    刚才猴子耍的都是杂戏,难度并不大。

    如果要演正戏,就得让猴子戴上不同的面具,行话叫做“啃脸子”,因为猴子不能像人那样画脸谱,只能让它用嘴咬着面具后面的一根横棍,把面具戴在脸上。啃脸子这个行话倒是挺形象的。

    一台完整的猴戏,至少要演6出正戏,猴子先后戴6张面具,分别演包公、老汉、老黄忠、杨六郎、姑娘、严嵩,一出戏20分钟左右。

    更讲究的猴戏,猴子要戴12张脸,耍猴人唱12段词,角色增加了关公、孙悟空、猪八戒等。这些唱词,除了《穆桂英挂帅》沿用豫剧的唱词,其余都是把历史、故事,以朗朗上口顺口溜的形式编出来,配合猴子生动的表演,非常精彩。

    只要猴戏演得好,打赏自然多!

    能走南闯北混这口饭吃的人,多半是有些真本领的。

    耍猴人在农闲季节,带着猴子南下北上,因为携带猴子是没有办法乘坐列车的,所以一路上几乎只能靠扒火车前进。为了尽一切可能省钱,也为了方便,他们带着猴子睡在荒郊野地。

    王林和沈雪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被逗笑。

    那猴子真的是猴精猴精,还知道端着铜锣绕场讨赏,除了不会说人话,跟一个几岁的孩童差不多。

    王林看得兴起,便打赏了两百块钱。

    耍猴人看到有大款在场,更加卖力的表演。

    沈雪笑道:“这些耍猴的,其实也算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