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56 拍摄难题 (第2/4页)
加-赖特(Edgar-Wright)就曾经在如此普通的桥段里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赖特将镜头对准主角,由主角抱着一堆生活杂货,凸显出生活气息,同时,镜头始终对准主角丧到极致的表情,主角就将脑袋依靠在“窗户”上,面无表情,生无可恋,伴随着交通工具的移动轻轻摇晃。 但是! “窗户”之外的景色却始终在变化,先是出租车经过城市街道景象流逝的画面,再是飞机起飞和下降天空云聚云散的画面,然后是火车穿行乡野大片大片色彩流动的画面,最后是出租车抵达目的地的画面。 全程,镜头固定在主角身上,主角始终保持不动,但交通工具的变化悄无声息的发生,通过拍摄角度和画面构图的一致性保证画面的焦点和重心不会发生变动,同时,窗外的画面就如同连环画一般快速翻阅。 世界,在流动。 魔法,就这样诞生了。 这不仅是镜头调度的艺术,同时也是剪辑的艺术。 赖特充分发挥自己快速剪辑衔接的能力,每个画面的停顿时间都以毫秒计算,整个“转场”的时间也就在三十秒到六十秒之间,和“套路化模版”的时间相差无几,但呈现出来的画面,却是流动的鲜活的—— 具有生命力的。 所谓的电影感,就是如此,通过构图和剪辑,通过音效和配乐,注入一点点魔法,赋予影像生命力,然后让观众沉浸在大荧幕之中,如痴如醉。 真正具有“电影感”的电影,其实不会区分商业还是艺术,哪怕是爆米花,也同样能够带来惊艳的电影感。 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