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56 拍摄难题 (第3/4页)
些大导演们所反对的,并不是超级英雄电影本身,而是流水线制作超级英雄电影的套路,这是对电影生命力的一种摧毁。 但是,普通观众对于这一话题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所谓电影感就是艺术电影,又或者说,所谓电影感就是DC电影那样的苦大仇深。 以至于他们对于那些吐槽漫威电影的大导演们发起疯狂攻击,不屑一顾,又或者是对DC电影横加指责,认为所谓“电影感”的作品根本就是垃圾,他们就是喜欢爆米花,并且以爆米花为傲。 然而,并不然。 DC电影里,“蝙蝠侠:黑暗骑士”是典型具有电影感的作品;但漫威电影里,“美国队长2”、“黑豹”和“金刚狼3”也同样如此。 本来,埃德加-赖特就准备执导“蚁人”,他对电影提出了诸多天马行空的构想,但迪士尼方面给予的束缚着实太多,在来来回回的合作探讨之中,一步一步扼杀赖特的创作生命力,最终直接把他逼走。 迪士尼方面倒是十分嘴硬,认为赖特错过了一部佳作,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赖特。 但实际情况却是,后来上映的“蚁人”,令观众拍手叫好的部分,几乎全部都是来自赖特的创意和灵感。 现在,则轮到陆潜了。 陆潜知道“死侍”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他希望自己能够没有束缚地展开手脚,所以牺牲了一些利益换取雄狮影业的“袖手旁观”,最终争取到了对剧组的百分之百控制权,和此前他的所有作品一样。 其实,陆潜也曾经尝试过赖特的手法,在“突袭”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