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6 (第2/4页)
匹粗布并一斛粟米租耕牛整月。” “开荒十亩以上者,除以上便利,明岁可凭地约至州治所市牛犊,价为粗布两匹并粟米两斛。” 政策一经宣扬,震惊的不只是百姓,更有邻州的治所和豪强。 不提豫州,远在江州的桓冲得知消息,特地派人前来询问,消息是否确实。如果是真的,桓容哪来这么多的耕牛。并亲笔写成书信,字里行间暗示,看在北伐相助的份上,能不能匀给叔父几头? 不管桓冲有此表现。 对农人来说,耕牛是极其珍贵的财产。桓冲身家的确丰厚,半点不亚于桓容。但即使有钱,也不可能转眼买来几百头耕牛。 所以,幽州如此大手笔,不得不让众人惊讶,同时又有些眼红。 对于此事,桓容并未多做解释,只是答应给桓冲一批耕牛,按照建康市价,既没打折也没加钱。 桓冲很是感激,送钱的速度极快。同时又不死心,继续向桓容打探原因。可惜后者始终三缄其口,明白表示,想要耕牛就最好别问原因。 事实上,桓容压根没法解释。 难道和桓冲说,桓祎在海里撒欢,胆子越来越大,行船的距离越来越远,竟然找到了往来朝鲜半岛的商道?还是说石劭发现商机,用低得不能再低的价钱,和慕容垂做起了生意?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慕容冲惦记着桓容的脑袋,对盐渎商队本能抵触。 慕容垂则想进一步在高句丽稳固政权,对这笔生意很是心动。 今非昔比,慕容垂不再是单纯的将领,而是一国之主。想要将攻占的领土攥紧,大力收拢军心民心,仅靠段氏和抢来的财产并不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